
邹春英,女,1966年6月出生,常州市西夏墅企业创新发展中心主任。
邹春英同志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自觉践行终身学习理念,长期坚持读书学习,并学以致用带动周围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共同学习提高,她深入企业,体察民情,用发现的眼、手中的笔和切身的体会传播正能量,成为百姓心中的学习之星、服务之星。
一、勤学习、善思考,落实政策传扬正能量
她注重理论学习,习作不断涌现报端,主动积极地参与工作政策研讨活动,多次在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并分别在《中国经贸》、《苏商》、《品牌》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6篇。认真研读党的各类文件,不断提高修养和工作能力。2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刻苦钻研,使自己的党性观念、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加强。这些年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联系党务、日常工作撰写了大量学习心得,调研报告和工作简讯,利用创新中心承担经贸、科技、商务、技术监督等政府职能优势,当好政府的助手,在其它部门配合下积极开展服务中小企业各项活动,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一是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扶持政策。如“首台套”、“机器换人”、“节能减排”、“管理创新”和“企业信息化”等项目,近年来为100余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区各类项目共计250余项,累计争取扶持资金近5000万元。
二是积极与经贸、科技、商务、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衔接,运用网络、短信、固定工作日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国家、省、市服务企业的鼓励政策、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等信息,引导全镇技术改造、技术监督、自营出口等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三是开通优秀企业家职称申报“绿色”通道,每年组织申报中高级职称并提供申报服务。近5年有20余名企业高管获得正副高级经济师职称。
二、学以用、有所为,言传身教示范树表率
该同志长期坚持学习,涉猎极广,她心怀感恩之情,学以致用,用言传
身教示范树表率、带动和感染身边人自觉参与。她进百家门、听群众心声,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科普知识讲座和培训课程。每次活动邹春英同志都带头参加,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引导他人树立“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思想,在企业群众中树立了表率。近年来,先后引入高校、院所、专利、法律、投融资等18家品牌中介服务机构,起草并分别与之签订合作协议,为中小企业打造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服务平台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平台被列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012、2013、2014年连续三年被地方政府推为常州市最优项目,在综合考评中成绩名列前三。
一是创建了“以乡镇为单位,以产业为载体、以创新为驱动”的面积3500平方米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涵盖研发中心、展览中心、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孵化中心等六大中心,通过整合和组织协调公共服务机构资源,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突出做好公共及技术服务,有效地提升和促进工具特色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累计为100余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区各类项目共计250余项,组织72家企业与18家科研院所签订了98项合作研发成果转让协议,950台套总投资30亿左右的进口设备的备案项目通过立项,邀请72家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并为其申请国际市场中小企业开拓资金。
二是创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科技孵化链条。围绕创新一体化布局和产业特色发展,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创建了西夏墅工具孵化器,2011年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器,2014年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引进入驻企业74家,毕业企业24家;打造了服务地方特色产业、领航创新创业服务的专业化“508”众创空间,引进刀具产业相关创新创业人才,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合力,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现已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成功引进了18位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落户且被列入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江苏省“双创博士”、“科技副总”等省市级人才资助与培养计划中。
三是组建全国首家落户乡镇的省级机械零部件及刀具产品监督检验中心,为全省550余家工具企业提供产品检测服务,年新增服务收入超300万元。
三、敢担当、勇创新,与时俱进岗位做贡献
为充分发挥创新发展中心各项职能,身为支部书记的邹春英敢担当、勇创新,与时俱进岗位做贡献,使中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提高党员群众思想认识凝心聚力、实现依靠科技信息创新致富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1、强化创新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换
该同志紧紧围绕“项目实施增效、产业发展增速、创新能力增强”的总体目标,着力在常规工作上抓落实,在重点工作上抓亮点,在难点工作上求突破,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途径,提高服务效能。
一是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与“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近5年累计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3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50家,省、市高新技术产品100余只。
二是引进重点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机构,通过共建企业协同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基地等,实现科技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目前累计培育省级研发机构12家,市级研发机构25家。
三是实施专利战略,将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近年来累计为350余家企业申报专利近2800件。
2、强化金融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的一个难题。该同志创新投融资机制,与上海、南京中小企业股权交易中心取得联系,在西夏墅镇建立了中小企业场外市场挂牌融资新途径,取得关键性的成效。
一是鼓励社会资本,放大“协会借贷”、“农行进口装备质押”等融资效应,并促成区域内江南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新增“挂牌贷”业务,为企业提供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金融服务。每年举办2场银企对接,为22家企业新增授信1.6亿元,促成家企业从银行融资1.1亿元。
二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利用和借助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平台上多家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银行、券商、私募基金等金融、非金融机构,提供给企业从创立到上市整个过程的需求服务;并积极探索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以“众筹”支持“众创”,以“众创”促进“众筹”。
三是中心不断为股交中心输送优质成长企业,近2年,中心推动了25家企业在江苏股交中心挂牌。此外,中心还与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积极探讨债券融资、股权交易等,为我镇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企业债券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3、强化品牌建设,放大区域集聚优势
积极实施“质量强镇 品牌兴镇”战略,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推进质量强镇的重头戏,深入企业广泛宣传,动员企业抓住时机以名牌战略为契机做大做强,激发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
一是引进了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际顶尖的设备供应商,德国、台湾、株州、中南大学等国内外优质合金材料经销商,以及磨削油、砂轮等其它与工具产业相关的供应商,完善了西夏墅刀工具产业链。
二是创建国家工信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全面推广“西夏墅工具”区域名牌,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创牌瓶颈,助推西夏墅工具产品名牌建设从单体发展走上“抱团”发展之路;围绕重点行业和企业,推动宏发纵横、海力工具、金牛研磨等现有省、市名牌升级扩张。
三是进一步完善联盟标准体系,加强园区内标准化管理,加快与国际接轨,2011年本人组织,在常州成功召开了全国刀标会议年会,先后主持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项、联盟标准1项,连续两年评为全国刀具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
邹春英同志坚持将学习、参观、听报告、看影视教育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穿插党的好干部和身边的好人、创业先进典型事例,改变过去单一的读书或念文章的学习方式,做到学、议、看、谈相结合,使参学人员能深入思考,领会精神,达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真正做到学习有章可循,创新中心成为党员群众提高素质的“主阵地”、干事创业的“加油站”、 增收致富的“好帮手”,开辟了一条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渠道,在学习培训中掌握了民情动态,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了学习工作“双丰收” 。
选送单位:新北区社会事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