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猪与西游记

发布人:常州开放大学专题管理员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而莎翁被称作是西方的吴承恩,他们是同时代人在地球的不同经纬通过文学作品呼唤着同一个主题即解放人性。莎士比亚在名著《哈姆雷特》中通过人与神的对话来表现人性的喜怒哀乐;吴承恩在他写的《西游记》中是通过神与神的对话把人性中的食欲和色欲挥洒得淋漓尽致。高老庄情节前后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人的食欲的天性,猪八戒将高老庄一桌佳肴饕餮而尽没有剩下一汤一饭,是精彩的光盘行动典范,这个以猪为例的夸张写法是文学高手的独具匠心。

此外,作者用喜剧的形势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猪八戒背媳妇的心理状态,把一个通俗的人性表达成高雅的蒙太奇。我们初读《西游记》可能认为作者是在歌颂孙悟空。如果我们同时再读一下莎士比亚的著作,回过头来再读《西游记》就会悟出吴承恩的真正用心是在褒奖猪八戒,从而达到宣扬人性解放的目的。坊间流传着一副对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活世上爱八戒可笑悟空,横批:解放天性。从作者给上述两位角色取得法号可以看出大师的用心,孙行者勤勤恳恳是一个工作狂,不计报酬不要享受,所以忙了半天是空忙,所以叫悟空。而猪八戒体现了人的本性,既忙于工作给老板干活又顾及生活与享受,所以叫悟能悟出了正能量。如今《西游记》的小说与影视剧已风靡全世界,西方的观众一看就对猪八戒赞赏不已,这就是吴承恩通过猪来表现人性的最大成功。

资料来源:张伟力,张晓东.中国四大经典文学著作中的猪文化元素.[J]养猪.201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