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猪的驯化之路
发布人:常州开放大学专题管理员
在动物的进化史上,猪属动物出现的时间远比人类出现的时间要早。在距今大约4000万年前,古代猪科动物就己经在欧洲出现,而时至1500万年前,猪属的动物在亚洲、非洲、欧洲大陆上就己经广泛分布了。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就晚了很多。直至距今大约450万年到300万年前,人类的早期智人和直立人祖先才从类人猿进化而来。
作为猪科动物中的重要一支,野猪主要可以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这两种野猪的分布非常广泛。欧洲野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甚至亚洲中部的天山山脉都有分布。而亚洲野猪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以及日本和韩国。野猪躯体较小,前肢比后肢更为发达,皮厚毛粗。野猪的吻(猪嘴)明显比家猪长很多,而且有突出的犬牙。值得注意的是,野猪的染色体数(二倍体)并不固定。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都有一些差异,染色体数(二倍体)在36-38之间,如西欧野猪染色体数目为36或37,日本野猪的染色体数目为38,但亚种彼此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可以产生可育后代。
世界家猪的起源与驯化,中国人贡献最大,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便提及中国人是驯化野猪的先驱,猪的驯化整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驯化起始阶段,大约从9000到10000年前开始,伴随着农业的起步和发展,人类有了多余的食物后,开始有意识的去圈养一些动物。温和的性情,不具有攻击性的外貌,以及对圈养环境的适应是这一时期猪驯化过程中所优先关注的特征,也是猪能够被驯化的先决条件。第二阶段是从18世纪开始,进入工业革命后,人们开始有组织的进行育种工作,此时,人们开始不断的将多种品系的猪进行杂交,并从中选取出优势性状,中西方家猪大规模的基因交流也是发生在这一阶段。第三阶段是在最近这30年,人类开始利用分子遗传标记,对于己有的家猪进行更加精细化的选择培育。在这一时期,野猪己经不作为育种材料直接参与到家猪的驯化过程中。同时猪也不再只是农业产品,也开始作为医学模型为人类的研宄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