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常州开放大学专题管理员

走进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你一眼就会看到工作台上的一摞笔记本。翻看这些笔记本,发现记录的都是邓建军多年来“消化”洋设备的种种心得和感悟。如今,这已成为大家经常翻阅的“活字典”。

记得第一次向洋设备“开刀”,时间还得追溯到1997年。

那年,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引进纺纱设备。没想到,德国气流纺纱机的中枢系统——变频器烧坏了,整个生产流水线只得“罢工”。更换变频器,已成当务之急。可在当时,要想换一台变频器需9万元,不仅价格高,且订货周期需长达2个月。于是,邓建军带着他的科研小组大胆向洋设备开刀,用类似的国产变频器替代原件,仅花了两天半时间,“隆隆”的机器声又正常运转了。当消息传到德国公司时,外国技术专家在震惊之余,还专程赶到黑牡丹查看设备,留下了“中国工人了不起”的赞叹。从此,在技术攻关路上,邓建军科研组于2000年踏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如何稳定控制牛仔布预缩率?这在当时是世界级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记得那年盛夏,车间里接近50度高温,厚厚的工装,几乎让人窒息。为了攻下这个“山头”, 邓建军和他的团队苦熬了4个多月,经过无数次测试,把电子技术成功融入传统缩水机中,终于把牛仔布预缩率控制在2.5%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自主开发的“染色机在线控制和检测系统”成功应用于所有染色生产线,提高了设备自动化控制水平,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填补了该领域的世界空白。在接下来的400天里,他们又连续开发出了“染液组分在线测试与系统”、“染液添加控制系统”、“在线染液循环流量监控系统”和“自动助剂添加控制系统”等4项成套技术,每项都是业内首创。

从1999年以邓建军名字命名的“邓建军科研组”到2008年“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再到2011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成,直到如今成为江苏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邓建军以工匠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电气维修技术人才。28年间,邓建军扎根基层,由一名普通的青年工人成长为新时期产业技术工人创新发展的楷模,成为中国“知识型产业工人”的领跑者、中国“蓝领精英”的象征,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世纪第一批“中国能工巧匠”“江苏制造工匠”等称号。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邓建军谦逊地说:“技术攻关,我们在现场;技术创新,我们始终在路上。”


第三方登录:
  • jt提交: 李继平:“一把尺”...
  • 2018-04-25
  • jt提交: 徐为为:“丝毫”间...
  • 2018-04-25
  • jt提交: 韩志:航空领域的...
  • 2018-04-25
  • jt提交: 韩小南:变电站里...
  • 2018-04-25
  • jt提交: 邢粮:指尖上的非...
  • 2018-04-25
  • jt提交: 刘云清:戚研公司...
  • 2018-04-25

返回
回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