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动态

常州市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基地建设学习交流会在常州市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顺利召开

访问量:58 作者:常州终身教育 发布时间:2025/4/27 10:30:31

为进一步推动常州市教育服务“三农”工作,提升基地建设水平与服务效能,4月25日,常州市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基地建设学习交流会在金坛区直溪镇社区教育中心省级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常州市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顺利召开,常州市教育局终身教育与民办教育处丁皓处长、三级主任科员张宝林、各辖区教育行部门职能处室分管负责人(社区学院负责人)、多个社区教育中心负责人以及部分基地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服务“三农”的新路径、新方法。

会议伊始,全体与会人员在“健倡”红香芋种植教育服务“三农”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红香芋基地读书点、产品展示区、科技大棚、科普长廊、红香芋种植示范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在读书点,丰富的农业技术书籍、科普读物,展现了基地对农民知识素养提升的重视;产品展示区陈列的各类红香芋产品及所获荣誉,彰显了品牌的影响力;科技大棚内先进的种植设备与技术,让大家看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科普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红香芋种植知识与农业科普常识,每一处都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观结束后,交流会正式举行。金坛区直溪镇社区教育中心负责人就“健倡”红香芋种植教育服务“三农”基地建设情况从基地基本情况、具体举措与成果两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言。在基地基本情况介绍中用一组组数字介绍了基地建设实现四大突破性发展,目前,该基地拥有成员220户,建成高标准红香芋种植基地800亩,辐射周边约5000亩土地,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在具体举措和成就方面从学习为乡村振兴蓄力、服务为乡村振兴聚力、创新为乡村振兴助力、共生:教育反哺价值重构,实现双向赋能四个方面介绍了社区教育中心在服务“三农”的举措,重点介绍了与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红香芋栽培脱毒苗提纯复壮、克服连作障碍研究等科研项目,显著提升了红香芋的产量与品质;在教育服务上,精心编制《红香芋的种植技术》等特色培训课程,每年开展现场指导、集中培训、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超10期,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商务、网上直播等方式,让红香芋走出金坛,走向更广阔市场,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此外,“健倡”牌红香芋还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取得“江苏精品”认证证书等多项荣誉。

交流环节中,其他参会代表纷纷发言,分享各自在教育服务“三农”工作中的经验与困惑,围绕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基地示范辐射作用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最后,丁浩处长做总结发言,他强调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基地核心前提要双向奔赴,基地想发展,一定要有公益性、事业性、有梦想、有追求,社区教育中心也要有追求,要发挥教育的功能,真正达到赋民的目的;要有教育培训,作为社区教育中心要做好活动的组织者、课程的开发者、师资的支持者;要文化赋能,教育和文化密不可分,要积极探索文化赋能的有效路径,让文化成为推动三农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要做好宣传推介,深入挖掘三农基地的文化内涵和产业特色,策划具有吸引力的宣传活动,讲好基地故事,提升基地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关注和投入到三农基地建设中来。丁处长最后强调社区教育中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必须锚定“组织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四维赋能主线,充分发挥教育的智力与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教育服务内容与形式,真正让农民富起来。

此次学习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常州市各教育服务“三农”基地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对进一步提升全市教育服务“三农”工作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各基地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创新,为常州市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教育力量。(直溪镇社区教育中心 高荣庆) 








上一篇:指前镇开展“护佑珍稀鸟类... 下一篇:在世界读书日 用影像传递...

返回
回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