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塘街道:“幸福树下故事会”擦亮“花乡共富”新底色
访问量:2298 作者:常州终身教育 发布时间:2024/9/30 13:37:26
亲子家庭赏花品书、听红色故事、体验农耕文化,在田野阡陌间迎接国庆......金坛区尧塘街道谢桥村关工委“幸福树下故事会”以“田间阅读+花木科普+劳动美育”的融合,引导孩子们探索家乡文化密码,推动“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促共融。
农畔秋读,书香浸润花乡
幸福树下幸福说,老少同声欢乐多。国庆前夕,金坛区关工委、尧塘街道关工委和社区教育中心,在谢桥村巽园苗木研发基地举办“老少同声爱国情同心奋进新征程”幸福树下故事会。故事《烽火家书》、《永远的九岁》、护苗微课《习典明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五招带你轻松鉴别盗版书》、诗歌《读中国》、《一箩秋》等节目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谢桥村文体舞蹈《我爱我的祖国》、锡剧《前园会》等节目,以“接地气”的表演奏响乡村旋律。
他们针对少年儿童,讲好本土故事,传承耕读文化;针对花木大户,开展花木种植方面的技术交流;针对党员群众,举办党课宣讲、名著选读活动;成立戏曲大家唱、福星俱乐部,自编自演《幸福谢桥》《种子歌》《唱唱我们这班老年人》等曲目,书香滋养着谢桥人的精神底气。近年来,谢桥村累计开展各类读书活动50场余次,参与农民4000余人次。幸福树下故事会成了村民们家门口的“诗和远方”,书香气充盈在田间地头。
农学共建,引领花乡振兴
在幸福树下,青少年研学团队聆听全国劳模、谢桥村党总支书记周国平讲述一根扁担两个麻袋闯天下,带领村民共富的故事。活动为谢桥劳模工作室揭牌,聘任一批国家、省市级花木劳模、农技专家担任校外辅导员。谢桥村校外教育辅导站、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谢桥村巽园苗木研发基地、小红妈爱心社签订四方共建协议。
故事会讲述了谢桥村的由来:一位读书人中榜为官后,为答谢养育他的父老乡亲,捐修了一座桥,方便两村来往,后人称之为谢桥。谢桥人发挥张金兔、潘玉平、荆叶忠、庄九生、钱汉春、潘国庆、周国祥等花木劳模、农技专家作用,爱心反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其中史伯平投入390多万元修建健身广场;潘玉平出资出资60多万元建设“乡村大舞台”,张金兔投入200多万元修建花家村村民健身活动园,。2023年,这群花木劳模带领全村花木种植面积1万多亩,辐射面积7万多亩,全村花木开票销售达3.6亿元。
农技为践,体验花乡魅力
在巽园苗木研发基地幸福树下,青少年脚踏泥土,感受着大地的厚重与质朴。乡土农技师钱汉春担任讲师,以丰富的经验和生动的讲解,带领大家了解秋季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种植技巧以及田间管理的要点。他们还俯下身去,进行多肉种植,体验田间劳作的乐趣。从填土、压实、浇水,每个人每个步骤都格外认真。2010年,钱汉春投资2亿元建设巽园苗木研发基地,累计为村民和青少年组织园艺培训活动50余场,惠及周边农户1000余人次。
阅读田间行,书香促振兴。从追溯谢桥花木历史到感知生物多样性,“幸福树下故事会”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2020年起,故事会每年都会邀请常州市现代农业科学院的“新农人志愿服务队”,定期对本村苗木种植户开展苗木栽培技术培训,增强农户本领的同时也提升了苗木经济效益。“幸福树下故事会”成为身边的农技“加油站”,广大村民在互学互长中浓厚阅读兴趣,掌握农业技术,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以浓浓书香促进乡村振兴。
(供稿: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