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话里的历史 ——古县历史文化课堂走进溧书房古县馆
访问量:4665 作者:溧阳 发布时间:2022/8/27 15:46:14
8月26日上午,在溧书房古县馆,举行了一场题为“溧阳话里的历史”的讲座。本次活动由古县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主办,古县街道社会事业局和古县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承办,《溧阳方言词典》和《溧阳方言研究》编著史建明老师主讲,古县街道办领导沈建东、孙渊灿和来自辖区的中老年朋友、青少年学生五十多人参与了听课。
上午9时,讲座在古县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孙渊灿的主持下开始。史老师由溧阳话与普通话一脉同宗的关系开始讲述溧阳话的源头和流变,由此引出大量的历史元素。
史老师说,溧阳话的源头是“泰伯奔吴”。这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为吴地带来了先进的文明,也成就了吴方言及其分支溧阳话。而溧阳话的最终成型,则缘于吴越楚三国数百年的纷争。史老师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尤其是战乱引起的大规模人口的迁徙,语言会在各种交流交汇中产生变化。溧阳话历经“永嘉之丧”、“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和太平天国的激烈冲击,在发展中顽强地保留了大量的“秦声唐韵”,显得更加古朴文雅,博大精深。在讲述这个过程中,史老师用历史资料和音韵学知识,考证了“吴”字的本义和古音,“伍员山和伍子胥”、“吴冶岭和欧冶子”等的关系,以及“古县和旧县”的命名缘由,团城及其别桥、南渡、戴埠和徐舍等卫星镇形成的原因,为我们揭开了溧阳话里的许多历史秘密……一个半小时的讲课很快就结束了,听者还意犹未尽,感觉我们的母语溧阳话的确了不起。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开设古县历史文化课堂,就是为了居民朋友树立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为了古县发展贡献力量。(溧阳市古县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汪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