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动态

常州开放大学非遗课堂特色项目工作室—体验金坛刻纸的魅力

访问量:2291 作者:常州终身教育 发布时间:2020/11/2 9:06:09

1028日,常州开放大学非遗课堂特色项目工作室领衔人陈云东带领工作室成员走进由金坛区指前镇社区教育中心联合指前镇东浦村委举办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活动。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来自各村的传统文化爱好者聚集在民生茶馆与非遗工作室成员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金坛刻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那时,金坛民间为了驱鬼祛邪、祈福迎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会贴挂一种带有镂空图纹或象形字纹的纸,一般贴挂在门楣、梁沿、船头仓尾、篷架、神龛等处的边沿,颜色多为大红,偶有黄、绿。这种被称为门笺、喜笺或是花笺的镂空纸,便是金坛刻纸的雏形。金坛刻纸植根于当地民间艺术,由剪纸派生而来。金坛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是老百姓表现自己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的工具、材料简单普通,只要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通过灵巧的双手剪出精彩纷呈的作品来,如灯花、鞋花、喜花、窗花、门笺,如鸡兔禽鸟、梅兰竹菊等动植物,如胖娃、寿星、八仙、钟馗等人物,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剪作精细,情趣盎然,最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工作室成员朱卫杰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金坛刻纸的发展历史,刻纸的工具、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随后带领大家一起体验了金坛刻纸的魅力。在整个过程中,朱老师在如何正确使用刻纸工具等方面对学员进行了认真的指导,学员们也深深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本次送教进社区,让社区百姓直接体验了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她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传统文化加深了认识,学员们在快乐中学习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金坛社区培训学院  朱卫杰)

上一篇:金坛区指前镇社区教育中心... 下一篇:常州开放大学非遗课堂特色...

返回
回顶